2015-01-10 | 
旅管家小编 | 文章来源:
大众日报
| 行业新闻
【摘要】目前,台湾共开放乡村旅游点(休闲农场)3700余处,其中休闲农场1244家、民宿1856家、休闲农渔园区超过300处、观光果园385处,年接待游客量4000多万人次。考察团感受到,台湾以休闲农业承载的乡村旅游已呈现全面开花、特色各异的大好局面,其超前的规划理念和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。
原标题:整合资源避免“人为造作”
目前,台湾共开放乡村旅游点(休闲农场)3700余处,其中休闲农场1244家、民宿1856家、休闲农渔园区超过300处、观光果园385处,年接待游客量4000多万人次。考察团感受到,台湾以休闲农业承载的乡村旅游已呈现全面开花、特色各异的大好局面,其超前的规划理念和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。
威海市13名乡村旅游带头人于2014年10月29日至11月4日赴台湾进行了为期七天的考察学习,通过参观极具风格的台湾特色旅游景观和文化风情,体验了发达完善的城市旅游和颇具个性的度假旅游,感受到台湾同行先进的发展理念和优质的人性化服务,发现休闲农业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。
在台湾,乡村旅游一般称为观光农业或休闲农业。目前,台湾共开放乡村旅游点(休闲农场)3700余处,其中休闲农场1244家、民宿1856家、休闲农渔园区超过300处、观光果园385处,年接待游客量4000多万人次。
考察团感受到,台湾以休闲农业承载的乡村旅游已呈现全面开花、特色各异的大好局面,其超前的规划理念和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。其主要经验有政策支持力度大、规划科学布局合理、行业协会作用突出、重视品牌宣传推介、整合资源创新营销等。
例如,在台湾,农业主管部门推动“一乡镇一休闲农渔区”,把观光休闲列入产业规划,划定观光休闲农业区,并拨出专项经费支持休闲农场,经费一般用于修建从主路到农场的支路、水利工程及教育农园的补助、组织、文化宣传等。台湾还有“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”、“台湾休闲农业学会”、“台湾乡村旅游协会”等行业协会组织,致力于休闲农业的资源整合、资讯传递、产业辅导、营销推广、环境保护及农村文化的发扬,成为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对乡村旅游资源强化资源整合和创新经营,是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。重视对同一地区的资源整合,使不同的服务领域分工合作,实现了观光、住宿、餐饮和娱乐的综合。这比起许多所谓旅游农业中的小而全、家家户户开展雷同的服务活动,可大大降低成本,增加效益。他们注重产品经营多样化,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相结合,从美食创新、观光园体验设计、特色商品创新、节庆活动设计等,创新创意激发活力,推动台湾乡村旅游呈现蓬勃发展之势。民宿经营是台湾一个新兴的乡村旅游经济产业,风格各异的精品民宿,小而精致,以深度开发见长。
对威海发展乡村旅游来说,台湾有着丰富的经验可供借鉴。例如,应避免盲目建设过多的人为造作景观。我们在台湾考察10多个乡村旅游景点,几乎没有发现一处豪华建筑,相关配套设施建设,大多利用现存的农业生产用房、棚舍等相关设施。设施配置兼顾农业生产和旅游需要双重功能,人为造景较少,但却都经过精心设计,给人一种自然、朴质、整洁、卫生、花钱不多的感觉。游人在景点就会产生一种置身于清新、安静、优美环境之中的感受,体会到原生态的乡村环境的震慑力和吸引力,这是乡村旅游生命力的真正所在。
台湾乡村旅游项目一般都由当地农民自己出资建设,很少有外来企业介入。但农民出资建设景点一般都通过协会、农会及农民合作社组织进行。农民发展乡村旅游的目标很明确,就是为拓展农业功能,争取农业叠加效益。
这次考察的10多处乡村旅游景点,每处都有各自鲜明的特色。台北比较注重结合当地发达的花卉生产,经营发展乡村观光游。目前台北拥有几个主要花卉观光农园,总面积已超过300公顷;台中的茶叶、桃李、草莓、龙眼更具优势,果林观光旅游也有自己鲜明的特色;台中的渔业海洋捕捞发达,渔港观光和鱼品市场休闲购物也有很大的发展。
通过考察学习台湾乡村旅游发展经验,考察团认为,威海发展乡村旅游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,着力开辟乡村旅游发展的“绿色通道”,加大导向性资金投入力度,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,使乡村旅游协调发展,整体推进。应加快编制实施乡村旅游发展规划,加强资源普查和开发统筹工作,组织搞好规划论证,协调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,引导乡村旅游向个性化、特色化、品牌化发展,建立各具特色、优势互补、协同推进的发展机制。同时人才培训工作以乡村干部、乡村旅游实用人才带头人、乡村旅游能工巧匠传承人、乡村旅游行政管理人员、经营业主及服务人员为对象,着力打造一支服务乡村旅游事业发展、数量充足的乡村旅游实用人才队伍。